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 中国发布“双碳”行动白皮书

2025年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该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全文包含前言、六章主体及结束语,涵盖能源转型、重点领域发展、降碳路径实施等核心内容。

白皮书提出构建"1+N"政策体系,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20年的16.0%提升至2024年的19.8%,截至2025年8月底风电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6.9亿千瓦,达到2020年3倍以上。通过实施节能降碳、循环经济、生态固碳等路径,实现"十四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1.6%,林草年碳汇量超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能源安全前提下,中国建成清洁低碳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3.2%。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基建合作,建成34个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十四五"期间出口风光产品为全球减碳约41亿吨。白皮书强调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深入推进、重点降碳路径全面落地见效、支撑保障体系不断夯实、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白皮书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基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年来,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有力行动、付出艰苦努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

白皮书指出,能源活动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中国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白皮书说,节能是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抓手,循环经济对碳减排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减排固碳的重要途径。中国深入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白皮书强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全球广泛参与、共同行动。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合作,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面向未来,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携手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守护好绿色地球家园,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

白皮书原文如下: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11/content_7047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