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Link 全球储能供应链数据库指出,2025 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芯累计出货 410.45 GWh,同比增长 98.5%。第三季,海内外需求共振,储能电芯环节全线满产满销,单季出货 170.24 GWh,继续刷新单季出货纪录。
行业集中度跌破90% 二三线厂商起量明显
2025 年前三季,行业集中度 CR10 89.8%。自统计以来,CR10 首次低于 90%,显示二、三线厂商起量明显。2025 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海辰储能、亿纬锂能、比亚迪、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继续位居行业前六。另外,2025 年前三季“行业第十”三易其主,显示行业中段厂商竞争之激烈。

*Source: InfoLink 全球储能供应链数据库
*InfoLink 力求资讯的全面性与完整性,然如与官方数据出现落差,仍以厂家官方公布为主。InfoLink 保留对数据来源与研究结果的最终诠释与说明权。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作为市场参考与趋势判读之用,不构成对任一企业之背书、评价、投资决策建议、或商业保证。
前三季度市场关键词为:满产满销、韩系起量、客户黏性。
满产满销:市场持续演进,从二季度的头部厂商满产满销,递进至三季度的全市场满产满销,行业“缺芯潮”再现。在此背景下,围绕 500 Ah+ 电芯的新一轮行业扩产将拉开帷幕。但根据目前调研的情况,本轮扩产节奏相对谨慎,上一轮产能周期大幅跃进的现象或不复出现。
韩系起量:三季度以来,依托欧美市场,韩系厂商出货已出现复苏迹象。根据当前北美工厂的爬产节奏,韩系厂商有望于 2026 年重返 Top10。
客户黏性:当前,“绑定大客户”成为电芯制造商出货跃升的重要法宝。但“绑定大客户”多数时候意味着“让价换量”。 本年度以来,已有部分头部厂商主动“解绑”,寻求客户结构多元化,以期实现“量价齐升”。同时,由于电池制造商的价格策略各异,导致头部系统集成商的电芯供应格局逐季波动,难言客户黏性。
大储市场持续发力 头部格局相对稳定
2025 年前三季,全球大储电芯出货 372.36 GWh,同比增长 101.9%。全年大储电芯出货有望首破 500 GWh。大储市场,Top5 企业为宁德时代、海辰储能、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比亚迪。大储行业 Top5 成员连续五季未发生变化,但二至五位竞争激烈,市占差距在 4% 以内。
市场进入第三季,头部厂商 500 Ah+ 电芯已开启批量交付。但大部分厂商 500 Ah+ 电芯量产时间仍集中在 2026 年上半年。而 500 Ah+ 电芯产能将于 2026 年下半年大规模释放。

*Source: InfoLink 全球储能供应链数据库
*InfoLink 力求资讯的全面性与完整性,然如与官方数据出现落差,仍以厂家官方公布为主。InfoLink 保留对数据来源与研究结果的最终诠释与说明权。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作为市场参考与趋势判读之用,不构成对任一企业之背书、评价、投资决策建议、或商业保证。
小储市场出货仍维持高水位 Top3竞争激烈
2025 年前三季,小储电芯市场累计出货 38.10 GWh,同比增长 70.42%。三季度单季度小储电芯出货量超过 15 GWh,延续二季度以来的景气度。小储市场方面,瑞浦兰钧、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继续位居前三,并且三者间市占差距在持续缩小。
展望第四季,鉴于澳洲仍处于夏季期,不存在“以往因冬季气温低,户储系统安装停滞”问题,预计渠道将延续铺货节奏,小储市场出货有望继续维持高水位。

*Source: InfoLink 全球储能供应链数据库
*InfoLink 力求资讯的全面性与完整性,然如与官方数据出现落差,仍以厂家官方公布为主。InfoLink 保留对数据来源与研究结果的最终诠释与说明权。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作为市场参考与趋势判读之用,不构成对任一企业之背书、评价、投资决策建议、或商业保证。
2025 年前三季,需求侧的爆发,将市场语境从“供过于求”带向“紧平衡”,电芯环节涨价声量渐起。根据当前电芯环节的排产节奏,InfoLink 预计 2025 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将突破 560 GWh,并向 600 GWh 靠拢。
展望 2026 年,需求侧,全球市场仍将延续“多点开花”;而供给侧,产能释放多集中于下半年。因此总体供需格局或呈现“上半年紧平衡,下半年适度宽松”。同时结合厂商出货预期及全球各区域项目进度,InfoLink 初步预计 2026 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接近 800 GWh,继续维持中高速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所载出货量、排名之图表与文字信息,来自于与产业上下游企业之定期访谈进行数据验证,对于部分未主动提供数据之企业,InfoLink 将基于市场实际调研进行合理推算。
InfoLink 力求资讯的全面性与完整性,然如与官方数据出现落差,仍以厂家官方公布为主。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读者作为市场参考与趋势判读之用,不构成对任一企业之背书、评价、投资决策建议、或商业保证。出货数据与排名未必来自企业主动提供,部分为来自第三方数据与 InfoLink 自有模型推估。
若企业对数据有异议,请以厂家官方公布为主,InfoLink 保留对数据来源与研究结果的最终诠释与说明权。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撷取或重制本内容作为商业用途或片段引用造成信息误导。
来源:InfoLink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