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氢能观察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组建专业项目开发团队,与辽宁省各地市开展调研对接工作,正式启动赤峰-锦州氢能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助力辽宁省能源高质量发展。该项目有望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运输距离最长的氢氨醇多介质绿色能源协同输送通道,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能源基础设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该管道起点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终点为辽宁省锦州市锦州港,采用氢气、甲醇/液氨管道并行敷设方案,单管线路长度290千米。输送的氢气、甲醇、液氨均为绿色能源,为国内首个多介质绿色能源大通道。
此次启动的赤峰-锦州项目,是国家管网集团在战略新兴产业上积极布局的工程实践。国家管网集团聚焦绿色氢基能源产业,超前部署科研课题,构建氢氨醇碳输送的技术体系,积极谋划绿色氢基能源输送的“全国一张网”,在东北区域依托油品管道着力打造能源外输通道。
国家管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可将区域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更是国家管网集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的深刻诠释与有力担当。
项目亮点
• 输送介质涵盖氢气、液氨和甲醇,实现“三种绿色能源载体”的协同输送。
• 采用管道并行敷设方案,为输送效率与安全保障提供一体化路径。
• 项目定位为首个、多介质、规模化的绿色能源输送通道,具有突破性质。
战略意义
• 促进绿色能源产业链延伸:从制氢、合氨/醇,到输送,再到应用,输送通道是整个链条中关键的一环。
• 提升输送基础设施水平:目前国内尚缺大规模、多介质的绿色能源大通道建设,该项目具有示范效应。
• 支撑能源结构转型与安全保障:通过增强绿色能源远距离输送能力,有利于推动地区间能源互补、支撑高质量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关注点
• 技术适应性强:氢、液氨、甲醇在物理化学性质、输送条件、安全保障要求方面各有差异,并行输送需要技术突破。
• 安全保障要求高:氢气泄漏风险、液氨的毒性、甲醇的易燃性都要求严格的管道安全与监控体系。
• 成本与政策支持关键:绿色氢、氨、醇的生产、输送成本仍较高,需要政策推动、市场机制完善。
• 配套产业链完整性:从制氢/光伏/风电、合氨醇工艺、储运、终端使用,都需同步推进,才能发挥通道效益。
此次大通道的启动,意味着我国在绿色氢基能源输送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接下来,将进入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与技术论证阶段。未来如果顺利推进,将为全国绿色能源输送网络构建积累经验、提供模型。